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中国金融》 阅读次数:1501 发布日期:2018-03-05
信用风险管理水平体现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水平,既直接影响当前经营绩效,也关系到长远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稳中向好,商业银行逐步进入整体风险稳中可控阶段。新的时期,商业银行面临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力度、提升经营管理业绩的新挑战。在此背景下,深入思考银行及其信贷活动的本源,积极探索实现新时期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再上新台阶的路径就显得尤其必要和紧迫。
深刻认识银行及其信贷活动的本源 银行是具有鲜明社会属性的特殊企业
银行既有商业性,又有鲜明的社会性。银行以信用制度为基础吸收存款、发放贷款,所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具有“公共产品”特性;银行广泛地服务于社会经济各领域,对社会公众利益具有重大影响;银行充当信用中介,能够引导各类生产要素尤其是资金配置的市场预期;银行处于社会信用链条中心,其破产倒闭将引发巨大的社会后果。因此,必须高度重视银行商业行为可能引发的社会后果。
银行的商业价值是在促进社会价值中创造的。当前,将金融资源配置到社会经济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用金融手段推动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并在这个过程中发现新的商机,才能有效实现银行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这既是商业银行社会属性的内在要求,又反映了大型银行应有的责任担当。
服务实体经济是银行信贷的天然使命
从银行信贷的起源上看,它天然地与企业经营活动结合在一起。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提出了“真实票据理论”。即银行发放与商品周转相联系的自偿性贷款,用销售完成后的收入偿还贷款,信贷活动建立在真实的工商活动基础上,能够保障银行体系安全。从银行信贷价值创造的基础和源泉看,它归根结底来自于实体经济。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指出,剩余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借贷资本以利息的形式参与剩余价值分配。因此,实体经济是银行信贷活动价值创造的源泉,两者是共生共荣的关系。银行信贷活动一旦脱离实体经济,将带来很大风险。国际金融危机的惨重教训告诉我们,背离实体经济本源,搞“脱实向虚”和自娱自乐,结果是滋生、放大和扩散风险,后果是灾难性的。
信贷活动有其客观规律
商业银行在长期的信贷经营管理实践中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基本规则:在信贷资产整体摆布上,要坚持“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相统一的“三性”原则。戴蒙德和迪布维格在1983年提出的银行挤兑模型(DD模型)指出了银行的内在脆弱性。从全球银行发展史来看,违背“三性”原则往往容易诱发风险快速积聚,最终导致银行危机。在制度流程执行上,要坚持“铁账本、铁算盘、铁规章”的“三铁”要求,特别是要牢固树立“实质重于形式”的理念,纠正“有章不循”的不良倾向,切实做好第一还款来源分析和穿透管理。在信贷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上,要坚持“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检查”相结合的“三查”制度。面对信贷领域广泛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只有严格实施贷款“三查”,才能较为全面掌握借款人经营状况的动态变化,及时采取风险防范措施。在信贷经营管理的决策上,要坚持“风险、收益、资本”三者平衡。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信孚银行(Bankers Trust)提出的“风险调整资本回报率(RAROC)”指标能够综合反映银行各项业务的财务绩效及其对应的风险,至今仍得到广泛运用。在公司治理和控制机制的设计上,要坚持“内控、合规、风险”三者融合。通过银行内部体制机制创新,不断优化内控环境、管理框架和制度流程,确保业务经营与风险防控制度体系有效执行,实现合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回归本源是提升银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要求
过去几年,我国银行业面临较大的信贷资产质量压力。这里面有经济下行等外部因素,但归根结底来看,是一些银行一度背离了信贷本源,例如,偏离服务实体经济宗旨热衷资金在金融机构往来、片面追求商业利益变相抬高融资成本、不尊重信贷活动客观规律搞所谓创新,对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新时期,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主要矛盾发生了深刻变化。商业银行必须回归信贷本源,才能有效应对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挑战。
在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中实现银行经济价值
服务实体经济既要与国家政策取向保持一致,又要促进自身信贷结构不断优化,两者的有机统一考验着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的能力和水平。面对当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新旧动能转换的复杂局面,银行需要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破解难题,将服务实体经济与优化信贷结构紧密结合,努力实现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例如,促进过剩产能化解和“僵尸企业”出清,盘活存量,将有限的信贷资源从陷入发展瓶颈的传统产业、缺乏市场竞争力的劣势企业中“解放”出来,将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又如,顺应现代经济体系建设的趋势和方向,创新服务方式增加对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金融资源投入,用好增量,为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再如,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和全面小康建设的要求,加快发展绿色信贷和普惠金融,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等。
银企双赢、风险共担是服务实体经济的具体要求
实体经济是信贷价值创造的源泉。“以客户为中心”既是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具体体现,也是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内在要求。商业银行在服务客户的过程中,不是片面地追求自身的商业利益,而是努力把业务做强、结构做优,在服务客户的过程中增强自身能力,在有效满足客户真实需求的同时增加盈利,实现银行与客户双赢。
商业银行是专业化的风险管理者。在信贷活动中,银行既要控制自身风险,也要帮助客户控制风险,更要考虑如何通过专业化的服务,在与客户共同应对、合理共担风险的过程中创造价值。事实上,为客户提供优质的综合金融服务,其中就包括了对客户负责、帮助客户规避风险的要求。不把风险无原则地推给客户、与客户共同应对风险,这是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更高价值追求。
尊重信贷客观规律,充分应用科技管理最新成果
前些年,我国银行业随着国内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也实现了较快发展。在“高歌猛进”的市场环境下,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出现了一些违背信贷客观规律的不良现象:有的忘记了信贷风险的滞后性,片面追求短期业绩增长;有的忘记了第一还款来源是贷款回收的关键,把银行开成了当铺;有的忘记了信息不对称是风险滋生的“温床”,用层层嵌套的所谓“创新”来规避管理;有的忘记了真实性是信贷安全的生命线,选择性披露重要信息;有的忘记了内控机制的价值,在关键流程、关键环节上搞变通。这些不良现象的共同特点是违背了信贷客观规律,其后果是加剧了部分银行资产质量压力。面对新时期守牢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的要求,确实需要尽快回归信贷本源,回到信贷管理客观规律和基本规则上来。
与此同时也要看到,近些年来,一些不恰当的所谓金融创新使资金仅在金融体系内部流转,抬高了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成为金融风险滋生温床,使得一部分人谈“金融创新”色变。面对新时代、新要求,我们不仅不能停下改革创新的步伐,而且还要在认真反思信贷客观规律和基本规则的基础上,回归信贷本源,紧紧围绕如何解决“信息不对称、激励约束不匹配、制衡机制不到位”等信贷管理基础问题,积极探索推动风险评估方法、风险监测工具、风险控制手段,风险管理策略、风险安排机制的新理论和新实践。在继承和发展中,用改革创新的方法,加快银行信贷管理再上新台阶。
积极探索新时期信用风险管理新路径 主动规划信贷结构的合理摆布
未来一个较长的时期内,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将进一步提速,区域发展格局也将呈现差异化走势。银行信用风险管理要结合国家重大战略、银行自身风险偏好和转型发展方向,主动研究区域经济特点、行业发展趋势和客户商业模式变化,在战略层面上合理规划信贷资源分布格局,提升客户选择和价值创造能力。要助力经济转型升级,积极支持战略新兴产业、新消费等新兴领域;做好“三去一降一补”金融服务,强化风险较高区域差别化管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绿色金融业务;做好普惠金融,服务民生。
加强信用风险前瞻性防控
预警体系是银行前瞻性应对信用风险的必备手段。要充分发挥商业银行信息系统的优势,加强数据挖掘和系统运用,既防“黑天鹅”又控“灰犀牛”,最大限度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损失。研究表明,客户信用风险在暴露之前180天采取预控措施,平均风险损失率仅为1%~2%;提前90天采取措施,平均风险损失率为3%~6%;提前30天采取措施,平均风险损失率为10%~20%;在没有预控措施的情况下,风险损失率达到50%以上。
做好信用风险的前瞻性防控,一是要梳理信贷流程中的主要风险点,完善预警模型;二是要大力推进风险监控预警平台建设,实现客户信用风险统一监控,提高潜在风险有效识别能力;三是要建立风险预警刚性控制机制,对风险信号实行分级管理,提高风险化解处置能力。
构建清晰合理的信贷经营管理责任体系
信贷经营管理责任划分不清晰、落实不到位是近年来银行不良贷款高企的深层次原因。实践证明,没有清晰合理的信贷责任体系,就难以实现持续稳定的信贷资产质量。
合理的信贷经营管理责任体系既包括机构负责人的领导责任,也包括条线和部门负责人的管理责任,还包括信贷经办岗位人员的直接责任,涵盖信贷流程各层级、各环节。在责任分配的制度安排上,突出信用风险防范有效性,改变了以往过多强调信贷经办岗位直接责任的不足,更加重视强化机构负责人领导责任和信贷经营管理部门负责人管理责任,实现了管理重心上移、管理环节前移。从实践看,这种安排有利于响应风险变化,有利于调度管理资源,有利于应对复杂形势,切实提高了风险管控的有效性。与此同时,按照“违规必究、问责有据、尽职免责”的要求,健全责任认定制度体系。主要特点:一是以“违规”为问责前提,倡导了合规文化;二是明确了各类信贷经营管理岗位分级责任及制度依据;三是建立“将功补过”的正面激励机制。
建立清晰合理的责任体系和责任认定体系,使得信贷经营管理责任覆盖信贷业务全流程、各环节,有利于在企业级层面上提升信用风险管控的主动性和内在动力。
强化管理薄弱环节监督,提高信贷制度执行力
信贷制度执行不到位问题在不少银行都不同程度存在,带有一定的普遍性。需要针对性加强信贷流程关键环节的检查监督,提高制度执行力。具体来看:一是加强评级推翻率和评级违约率两项指标的监测,对初始评级合理性形成有效监督;二是加强审批质量考核评价,督促审批人员加强重点行业、重点业务、重点客户审批标准研究,准确把握实质性风险点;三是加强放款审核,确保合规文件、押品收取、合同条款、担保手续等条件在放款前有效落实;四是加强押品准入规范性的监督检查,及时评估押品价值评估方法和流程的有效性,提高押品估值工作独立性和专业化水平;五是重点围绕内外部审计和监管检查中屡查屡犯问题和风险高发部位开展针对性信贷检查。
更加重视贷后管理例会在信贷流程中的关键作用
贷后管理是信贷经营管理的核心环节,它既是信用风险识别、评估和决策的过程,也是完善服务、发现商机和拓展业务的过程。从实践看,贷后管理例会是提高贷后决策及时性和有效性的重要平台,是提高信贷业务流程整体水平和表现的关键环节。一是能够督促信贷客户贷后信息更新共享,确保贷后跟踪动作及时到位;二是推动管理协同整合,提高信贷全流程效率,通过贷后管理例会将存量业务贷后决策意见作为审批受理条件,并推动风险分类、授信审批、放款审核等后续作业流程充分利用贷后检查成果,有利于形成信贷全流程的管理合力。
加强专业化信贷队伍建设
一是配备与信贷经营管理工作需求相适应的信贷人员。根据信贷经营规模扩大和信贷业务复杂性提高的需要,配备不同资质水平的信贷经营管理人员,并确保不相容岗位的相对独立和有效制衡,将“四眼”原则落实到业务全流程。二是加强信贷人员培训和信贷文化宣讲。加强信贷经营管理基本制度专题培训,增强信贷人员底线意识、合规意识,提高政策制度执行的自觉性;开展信贷文化教育,宣讲职业道德,总结信贷规律,汲取经验教训等。
完善信贷经营管理考核机制
过去一个时期,银行经营管理考核中存在“重经营指标、轻风险防控”的倾向,对问题贷款退出激励约束不足,导致基层经营机构对客户风险变化敏感度不强。当前,需要将风险要素内化到激励约束机制之中,形成以客户为中心、有效平衡风险收益的考核机制。一是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价值贡献考核体系,增设逾期贷款、关注类贷款等过程考核指标,增强客户经理对信贷成本的敏感性,进一步强化经营条线的风险管控意识。二是强化风险退出的激励约束机制,通过差别化考核等经济手段,加快问题贷款退出。同时,对因主动退出风险客户、风险项目而影响当期绩效的分支机构给予适当的考核补偿,以此提升经营机构对风险的敏感度。
(作者邓艾兵:中国建设银行信贷管理部总经理)